恒定濕熱試驗 溫度變化試驗 交變濕熱試驗 交變濕溫濕度組合循環測試熱 溫度/濕度循環
| 更新時間 2024-11-22 08:15:00 價格 1800元 / 件 報告用途 質量控制 樣品量 若干 檢測周期 7-10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 15915704209 聯系手機 13620111183 聯系人 李工 立即詢價 |
可靠性試驗是評價和提高產品可靠性的重要技術手段,它涉及到試驗方案的制定、試驗裝置的研發、試驗過程的記錄、故障分析技術的建立等內容。
可靠性試驗的目的
可靠性試驗是為分析、評價產品的可靠性而進行的試驗。通過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不僅可以確定產品的可靠性指標,而且可以對產品的失效進行分析,找出其薄弱環節,采取相應對策,達到提高產品可靠性的目的。因此,可靠性試驗是研究產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和內容之一。
可靠性試驗的特點
可靠性試驗與產品的常規試驗不同,常規試驗的目的,只是保證產品出廠驗收時使其參數及物理機械性能符合出廠指標,而不需要測定產品在規定時間內的失效率,故不能對產品的可靠性提出任何保證。
可靠性試驗則對產品是否在以后規定的使用時間內符合一定的可靠性指標提供了保證。同時,可靠性試驗是產品可靠性預測和驗證的基礎。
另外,在試驗數據的處理上,常規試驗僅是性能的通過試驗,所以數據處理較簡單。而可靠性試驗由于它要對某一批產品的可靠性進行推斷,所以要采取嚴格的數據統計方法,以便得出較為可靠的結論。
由于試驗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因此,試驗方法也不盡相同。所以,一定要區別常規試驗和可靠性試驗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切不可互相代替。
可靠性試驗的分類
可靠性試驗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按照試驗的目的,可靠性試驗可分為工程試驗與統計試驗。
工程試驗的目的在于暴露產品材料、設計、制造、裝配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改進措施,提高產品可靠性。統計試驗的目的是為了驗證產品的可靠性或者壽命是否達到規定的要求。
傳統可靠性試驗主要有環境應力篩選試驗、可靠性增長試驗、可靠性研制試驗、可靠性驗證試驗和壽命試驗;加速可靠性試驗主要有可靠性強化試驗、加速壽命試驗和加速退化試驗。
環境應力篩選試驗
環境應力篩選試驗是指在施加應力的條件下(振動、沖擊、加速度、溫度等),使元器件、模塊、整機暴露出設計、工藝上的缺陷,從而對其進行挑選。由于原材料和工藝的不一致性,操作技術和質量控制上的差異,元器件在大批生產過程中存在一些“隱患”。在裝入整機后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導致早期故障,使整機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在元器件裝機前,必須將所含的早期故障產品剔除出去。
可靠性增長試驗
可靠性增長試驗是為暴露產品薄弱環節,有計劃、有目標地對產品施加模擬實際環境的綜合環境應力及工作應力,以激發故障,分析故障和改進設計與工藝,并驗證改進措施的有效性而進行的試驗。其目的是暴露產品中的潛在缺陷并采取糾正措施,使產品的可靠性得到穩步增長。
可靠性研制試驗
可靠性研制試驗是通過向受試產品施加應力,將產品中存在的材料、元器件、設計和工藝缺陷激發成為故障,進行故障分析定位后,采取糾正措施加以排除,是一個試驗、分析、改進的過程,主要適用于新研制的產品。
可靠性驗證試驗
可靠性驗證試驗包括可靠性鑒定試驗和可靠性驗收試驗,兩種試驗都是應用數理統計的方法驗證產品可靠性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為產品定型提供依據,屬于統計試驗。其中,可靠性鑒定試驗是用來驗證產品在批準投產之前已經符合規定的可靠性指標要求,并向訂購方提供合格證明;可靠性驗收試驗的目的是驗證批生產產品的可靠性是否保持在規定的水平。
壽命試驗
壽命試驗是為了測定產品在規定條件下的壽命所進行的試驗,其目的是驗證產品在規定條件下的使用壽命、儲存壽命。
可靠性強化試驗
可靠性強化試驗包括高加速應力篩選和高加速壽命試驗,是一種通過系統地施加逐步增大的環境應力和工作應力,激發和暴露產品設計中的薄弱環節,以便改進設計和工藝,提高產品可靠性的試驗。通過采用比技術規范極限更加嚴酷的試驗應力加速激發產品的潛在缺陷,解決了傳統可靠性模擬試驗時間長、效率低及費用大等問題。
加速壽命試驗
加速壽命試驗是在失效機理不變的基礎上,通過尋找產品壽命與應力之間的物理化學關系——加速模型,利用高應力水平下的壽命特征去外推或者評估正常應力水平下的壽命特征的試驗技術和方法,屬于統計試驗。
加速退化試驗
加速退化試驗是在失效機理不變的基礎上,通過尋找產品壽命與應力之間的關系(加速模型),利用產品在高應力水平下的性能退化數據去外推和預測正常水平下的壽命特征的試驗技術和方法。
行業資訊:
區域展開,頻傳捷報(1954—1962年)
從1954年起,燃料工業部、地質部先后在柴達木盆地開展了系統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找油工作熱火朝天,捷報頻傳,是找油史上一個十分重要的時期,為以后的油氣資源勘查奠定了基礎。1954年5月,燃料工作部石油管理局組建了柴達木石油地質大隊,下設5個地質分隊、1個重力隊和3個地形測量隊,先后進入盆地開展工作,在盆地西部一帶進行了地質、重力普詳查,面積數千平方公里。在阿爾金山南麓山前地帶發現了13個由第三系構成的局部構造。同時,結合重力測量資料,對盆地西部的基巖深度,沉積巖厚度和儲油條件等作了推斷。
1955年2月,地質部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會議確定柴達木是開展石油普查重點地區之一。隨后,組成了地質部西北地質局632隊。4月,632隊由大隊長高寶中、主任地質師關佐蜀帶領隊伍到達西寧市。青海省副省長張國聲親自組織各族人民支援石油普查工作,省政府特地為開發柴達木成立了支援辦公室;解放軍派岀汽車團,為石油普查隊運送物資。這不僅促進了石油普查工作的開展,同時也給石油普查隊員增添了信心。5月,隊伍翻山越嶺,踩沙涉水,陸續進入工區開始工作。6月,西北大學地質系石油天然氣專業一批畢業生乘大卡車從西寧出發,與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大師的進藏車隊同行,一路受到班禪大師等的關懷照顧。當汽車陷入砂土中時,班禪大師和隨行官員一起推拉,這些情景給剛走出校門的年輕地質工作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632隊有5個地質分隊(分隊長鞏志超、鐘鏗、王裕民、甘國禎、熊壽生),其中3個分隊對全盆地開展了1:100萬路線地質概查,一個分隊在甘森存跡地區進行了1:20萬石油普查,另一個分隊擔任重晶石、黏土等找礦工作。此外,還到庫木庫里盆地進行了踏勘。同年7月,地質部普查委員會組成了以黃汲清、劉毅為主的工作組到柴達木盆地檢查工作。他們深入到地質分隊,認真聽取工作匯報,到實地考察,指岀問題,對盆地的地質構造特征發表了見解。
柴達木盆地自然地理條件很差,但隊員們齊心協力,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各種困難,圓滿地完成了工作任務,取得了豐碩的地質成果。第一次較全面地獲得了盆地自然地理、區域地質構造、石油地質等方面的資料;發現百余個局部構造和眾多的油氣苗;對盆地的地層、構造、地質發展史、油氣及其遠景評價等提出了明確的見解,為進一步開展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12月,石油工業部青海石油勘探局在油泉子構造上的第一口探井——油1井于井深650米處遇淺油層,獲輕質工業油流。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崔克信、趙金科等與青海石油勘探局葛泰生等也對盆地西部的地層進行了研究,建立了干柴溝第三系、采石嶺中生界、昆侖山哈爾扎一帶的泥盆-二疊系基準剖面。
1956年春,地質部抽調力量加強柴達木盆地的石油普查工作。在新疆進行石油普查的大部分人員由朱夏率領轉戰柴達木盆地,擴大后的632隊,由韓培元任大隊長,朱夏任主任地質師。隨后,632隊對石油普查作了調整,投入了較多的力量,組織了冷湖(中隊長鞏志超)、柴旦(中隊長王裕民)、德令哈(中隊長鐘鏗)3個中隊共14個分隊,對20個構造進行了1:5萬、1:2.5萬詳査細測。部分力量于下半年在盆地北部利用航空照片進行1:20萬地質填圖;并決定對鄂博梁一號構造,冷湖三號、四號、七號構造,馬海、烏蘭等構造進行鉆探。5月,冷湖四號構造A2井于井深319米處的第三系中噴出了原油,油柱高達20多米,這是柴達木盆地第一口自噴井。冷湖油田的發現使在場的干部、技術人員、工人欣喜萬分。中共中央辦公廳、地質部、青海省委發來賀電。四分隊(分隊長韋思槐)被青海省委命名為“共青團地質分隊”。此時,陳毅同志正率領中央代表團在拉薩參加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慶?;顒?,聞冷湖四號構造噴油喜訊后,派團中央書記羅毅等帶領慰問團前來慰問,贈送“朝氣蓬勃奮勇向前”的錦旗。隨后,相繼在冷湖三號構造、鄂博梁一號構造發現了油砂層,馬海構造(為杜玉霞領導的劉胡蘭女子分隊查明)鉆遇油氣。
聯系方式
- 電 話:15915704209
- 工程師:李工
- 手 機:13620111183
- 微 信:A1591570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