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環境測試: 振動測試、沖擊測試、碰撞測試、跌落測試等
| 更新時間 2024-11-24 08:15:00 價格 1800元 / 件 報告用途 質量控制 樣品量 若干 檢測周期 7-10個工作日 聯系電話 15915704209 聯系手機 13620111183 聯系人 李工 立即詢價 |
可靠性試驗是評價和提高產品可靠性的重要技術手段,它涉及到試驗方案的制定、試驗裝置的研發、試驗過程的記錄、故障分析技術的建立等內容。
可靠性試驗的目的
可靠性試驗是為分析、評價產品的可靠性而進行的試驗。通過對試驗結果進行分析,不僅可以確定產品的可靠性指標,而且可以對產品的失效進行分析,找出其薄弱環節,采取相應對策,達到提高產品可靠性的目的。因此,可靠性試驗是研究產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和內容之一。
可靠性試驗的特點
可靠性試驗與產品的常規試驗不同,常規試驗的目的,只是保證產品出廠驗收時使其參數及物理機械性能符合出廠指標,而不需要測定產品在規定時間內的失效率,故不能對產品的可靠性提出任何保證。
可靠性試驗則對產品是否在以后規定的使用時間內符合一定的可靠性指標提供了保證。同時,可靠性試驗是產品可靠性預測和驗證的基礎。
另外,在試驗數據的處理上,常規試驗僅是性能的通過試驗,所以數據處理較簡單。而可靠性試驗由于它要對某一批產品的可靠性進行推斷,所以要采取嚴格的數據統計方法,以便得出較為可靠的結論。
由于試驗的目的和要求不同,因此,試驗方法也不盡相同。所以,一定要區別常規試驗和可靠性試驗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切不可互相代替。
可靠性試驗的分類
可靠性試驗包括的內容相當廣泛,按照試驗的目的,可靠性試驗可分為工程試驗與統計試驗。
工程試驗的目的在于暴露產品材料、設計、制造、裝配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改進措施,提高產品可靠性。統計試驗的目的是為了驗證產品的可靠性或者壽命是否達到規定的要求。
傳統可靠性試驗主要有環境應力篩選試驗、可靠性增長試驗、可靠性研制試驗、可靠性驗證試驗和壽命試驗;加速可靠性試驗主要有可靠性強化試驗、加速壽命試驗和加速退化試驗。
環境應力篩選試驗
環境應力篩選試驗是指在施加應力的條件下(振動、沖擊、加速度、溫度等),使元器件、模塊、整機暴露出設計、工藝上的缺陷,從而對其進行挑選。由于原材料和工藝的不一致性,操作技術和質量控制上的差異,元器件在大批生產過程中存在一些“隱患”。在裝入整機后的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導致早期故障,使整機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在元器件裝機前,必須將所含的早期故障產品剔除出去。
可靠性增長試驗
可靠性增長試驗是為暴露產品薄弱環節,有計劃、有目標地對產品施加模擬實際環境的綜合環境應力及工作應力,以激發故障,分析故障和改進設計與工藝,并驗證改進措施的有效性而進行的試驗。其目的是暴露產品中的潛在缺陷并采取糾正措施,使產品的可靠性得到穩步增長。
可靠性研制試驗
可靠性研制試驗是通過向受試產品施加應力,將產品中存在的材料、元器件、設計和工藝缺陷激發成為故障,進行故障分析定位后,采取糾正措施加以排除,是一個試驗、分析、改進的過程,主要適用于新研制的產品。
可靠性驗證試驗
可靠性驗證試驗包括可靠性鑒定試驗和可靠性驗收試驗,兩種試驗都是應用數理統計的方法驗證產品可靠性是否符合規定要求,為產品定型提供依據,屬于統計試驗。其中,可靠性鑒定試驗是用來驗證產品在批準投產之前已經符合規定的可靠性指標要求,并向訂購方提供合格證明;可靠性驗收試驗的目的是驗證批生產產品的可靠性是否保持在規定的水平。
壽命試驗
壽命試驗是為了測定產品在規定條件下的壽命所進行的試驗,其目的是驗證產品在規定條件下的使用壽命、儲存壽命。
可靠性強化試驗
可靠性強化試驗包括高加速應力篩選和高加速壽命試驗,是一種通過系統地施加逐步增大的環境應力和工作應力,激發和暴露產品設計中的薄弱環節,以便改進設計和工藝,提高產品可靠性的試驗。通過采用比技術規范極限更加嚴酷的試驗應力加速激發產品的潛在缺陷,解決了傳統可靠性模擬試驗時間長、效率低及費用大等問題。
加速壽命試驗
加速壽命試驗是在失效機理不變的基礎上,通過尋找產品壽命與應力之間的物理化學關系——加速模型,利用高應力水平下的壽命特征去外推或者評估正常應力水平下的壽命特征的試驗技術和方法,屬于統計試驗。
加速退化試驗
加速退化試驗是在失效機理不變的基礎上,通過尋找產品壽命與應力之間的關系(加速模型),利用產品在高應力水平下的性能退化數據去外推和預測正常水平下的壽命特征的試驗技術和方法。
行業資訊:
區域普查階段(1967—1969年)
1967年成立地質部第四普查勘探大隊(郗國強、劉寶樹、藍奕國、李國棟為負責人,李恒讓后任副隊長兼技術負責),人員來自第一普查勘探大隊,石油地質局綜合研究隊的部分行政、技術干部以及第三普查勘探大隊1241鉆井隊和第二物探大隊444地震隊。1968年隊伍繼續擴大,又從第五普査勘探大隊調來1242鉆井隊,第四物探大隊調來446地震隊,相繼成立了地質隊和實驗室,形成了地質、物探、鉆井綜合性的石油普查勘探大隊,開展了多工種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
這個期間主要開展倫坡拉盆地及鄰區班戈盆地的石油地質普查工作,同時在藏南地區進行了1:50萬的地質路線概查,初步建立了倫坡拉盆地新生代地層層序和時代劃分,完成了倫坡拉盆地西部及鄰區班戈盆地的地質草圖,并測制了倫坡拉盆地中部和東部1:20萬地質圖;在對牛堡、丁青、倫坡拉、阿里開柏、的歐總等構造進行地質詳查的基礎上,首次在牛堡和倫坡拉構造上開展了地震和鉆井工作,為該區進一步開展石油普查勘探提供了重要的資料,篩選出本區重點工作范圍。
3、局部重點勘探階段(1970—1979年)
1969年末,李四光對藏北石油地質工作者講話時指出:“一個盆地應該是抓住重點……一二年內在這個地區拿岀油來,是國防大事,應組織一個單獨戰役?!备鶕@個精神,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選擇了倫坡拉盆地中部牛堡構造、長山構造、紅星梁和帕格納等作為重點普査勘探地區,安排了地震和鉆井工作。
1971年以主要側重于對牛堡和長山構造的淺油層勘探,進行了1:2.5萬的構造細測。為了加強勘探力量,除了1241和1242鉆井隊之外,又組建了601、602和603藏民鉆井隊。于牛堡構造上布淺井11口,總進尺3352米。于長山構造布淺井10口,總進尺4707米。1971年7月在牛淺2井發現了原油,并對井深約100米的下第三系牛堡組中段進行簡易土法試油。結果為可間歇自噴,獲日產原油50千克,并產少量含硫的天然氣,這是首次在“世界屋脊”上的鉆井中獲得油氣流。通過工作表明,牛堡構造和長山構造中的含油層皆為第三系底部,埋藏淺,保存條件不佳,原油遭受嚴重風化,兼之構造圈閉面積小,因而不具備工業價值。
1972年以后,調整了工作部署,把勘探重點放在位于盆地坳陷部位的帕格納地區和紅星梁地區,同時在盆地中部和東部全面開展了地震聯片測量和重力詳查工作。隨著重點選區的轉移,目的層有所加深,相應加強了鉆井和成油工作,成立了深井-4005鉆井隊和2406鉆井隊,1975年又成立試油隊。在重點開展倫坡拉盆地石油普查勘探過程中,同時抽調了部分技術力量,對洞湖、改則地區、可可西里地區、巴青、索縣、嘉黎地區進行了石油地質概查。并開展了倫北盆地、班戈盆地的石油普查工作,為逐步開展西藏石油地質工作和編制西藏地區長遠規劃提供了一定的依據。
聯系方式
- 電 話:15915704209
- 工程師:李工
- 手 機:13620111183
- 微 信:A15915704209